关注打造亮丽风景线绘就最大同心圆
2022/8/17 来源:不详这是一方沃土:“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辽阔壮丽,资源富集。
这更是一方热土:各族干部群众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接续奋斗,砥砺奋进。
翻身解放离旧苦,改革开放踏新程。与新中国70年共荣,内蒙古自治区不断筑起成就的大厦:
经济总量由年的7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约倍;
原煤、煤制天然气和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稀土新材料、多晶硅等产业规模全国第一;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不到35岁提升至现在的75.8岁;
年以来累计减贫万人,贫困人口减至15.24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06%;
旅游收入突破亿元,“草原魅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
新时代,内蒙古各族群众正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努力将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套马手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胡舒苏木白马繁育基地的草原上套马(年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从“手无寸铁”到钢铁洪流云腾草原“新”力澎湃
轧机轰鸣!一块火红的钢坯在包头钢铁集团万能轧钢生产线上逐渐延长,2分35秒后被轧成一根高铁钢轨。
年以来,包钢支撑了国内近1/3的高铁钢轨需求,近期又研发出性能更高的第三代稀土钢轨等产品。“高铁是中国的‘名片’,我们有信心让它跑得更快更稳!”包钢工程师乌云达来自豪地说。
↑这是包头钢铁集团稀土钢板材厂热轧生产线(年8月30日摄)。新华社记者任军川摄
岁月沧桑,旧貌新颜,包头仅是内蒙古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时光回溯70年,当时内蒙古仅有一些铁器作坊,买个马掌还得跑半天。作为首批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包头生产了新中国第一辆坦克、第一门高射炮、下线了世界最大电动轮矿用车,挤压出国内首根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
↑一列从呼和浩特至中亚方向的中欧班列在沙良物流园整装待发,工作人员在吊装集装箱(年9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羊煤土气”被称为内蒙古经济的象征。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内蒙古仅有4家小煤矿,年产量仅35万吨,油气开发是空白,发电容量不足1万千瓦。
“都知道脚下有煤,却挖不出来,更烧不起。”家住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太兴村的郅文琴今年95岁,她回忆说,旧社会老百姓守着“煤海”,夜里只能用篝火、油灯照明,冬天捡柴草烧火取暖。
是新中国建设的热潮,加快了内蒙古资源能源开发,让内蒙古逐步崛起为北疆的一块发展高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更是跳出简单“挖煤卖煤、挖土(稀土)卖土”的粗放发展模式,调结构、转方式,建设国家重要能源、新型化工、有色金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煤田变‘油田’,已非天方夜谭。”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总经理王建立兴奋地说。该公司拥有全球首条百万吨级煤直接制油生产线,所产的柴油、航空煤油等油品质量明显高于石化产品。
↑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厂区(年4月1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甲醇……近年来,内蒙古紧跟能源技术革命趋势,抓住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市场机遇,引导企业走转化增值之路,已构建起全球最大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年底煤炭转化率突破38%。
“30年前,内蒙古用羊绒羊毛‘温暖全世界’,15年前,内蒙古用煤炭‘温暖全世界’,在新时代,我们将用现代能源‘温暖全世界’。”自治区发改委主任龚明珠说。
↑工人在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羊绒衫生产线上工作(年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一期兆瓦项目(年12月1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工业亮眼,农牧业也很“醒目”。70年前,全区粮食产量仅为18.5亿公斤,牧民吃粮靠返销,年则达到.3亿公斤,是6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去年,牲畜年末总头数达到万(头)只,比年末增长6.5倍;年产牛奶多万吨、肉类多万吨,牛奶、羊肉、羊绒等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首位。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伊利、鄂尔多斯、蒙牛等成为耀眼的名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周边的田园风光(年8月1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员工在呼和浩特市伊利集团液态奶生产线上检查牛奶包装情况(年10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更引人瞩目的是产业转型升级,使古老草原与崭新时代同步。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一个个新产业、新业态开枝散叶,多元发展、多极支撑使内蒙古前进动能“新”力澎湃。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上海证券交易所……年以来,先后有68家网络巨头和大机构、大企业用户入驻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全国性数据中心。形成“南贵(贵阳)北乌(乌兰察布)”格局,内蒙古的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承载能力已居全国第一。
从风沙肆虐到绿锁“黄龙”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燃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往年风沙肆虐的景象,81岁的“治沙名人”高林树记忆犹新。
高林树家住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位于库布其沙漠的东南缘。“当时,绿色在父母心中最珍贵,就给我起了这么个名。”他感慨地说。
官井村曾经的处境,是内蒙古生态状况的普遍写照。
↑游客在库布其沙漠恩格贝旅游区骑骆驼(年8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带领群众积极开展草原建设、风沙治理,涌现出“牧区大寨乌审召”等众多生态建设典型。然而,受发展理念和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未能走出“边治理边破坏”的困局,生态形势日趋严峻。
鄂尔多斯市林草局局长韩玉飞说,最多的一年,当地竟出现沙尘天气82次。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腹地,由凌汛期的黄河水汇聚而成的湿地在日光照射下显示出绚丽多彩的颜色(年6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内蒙古的生态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还关乎“三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着力建设生态文明。
还草还出“碧绿”。内蒙古拥有13.2亿亩草原,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多,是全国最大的天然牧区。自治区通过全面实施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制度,引导农牧民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使全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稳定在44%。
↑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乃林高勒草原风光(年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任军川
禁伐禁出“浓荫”。自治区成立之初,森林覆盖率仅为7.73%,去年底已提高到22.1%。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党委书记陈佰山颇为自豪地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多年来,大兴安岭林区“砍树”逐步转向“看树”,至去年底共新增林地1.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个西湖的面积。
治沙治出奇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已建成长公里、宽3公里—20公里的林草带,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已形成长公里、宽0.5公里—1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沿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也营造出长长的锁边林……如今,内蒙古境内的沙漠扩展势头受到遏制,毛乌素、科尔沁、呼伦贝尔等五大沙地的生态显著改善,沙化土地已连续多年“双减少”。
从年栽下第一棵树起,高林树先后绿化荒沙0亩,村民们也跟着栽树治沙,目前官井村绿林萦绕、庄稼成行,林地已经超过19万亩。
生态建设要世世代代干下去,成千上万个“高林树”式的库布其人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已累计治理荒沙多平方公里,绿化荒沙多平方公里,创造了荒漠化防治的世界奇迹。
近几年来,内蒙古更是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努力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
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第三大湖岱海、黄河流域最大湖泊乌梁素海的治理工程都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湖泊水质和湖区生态都呈改善态势,湿地面积显著恢复,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改善的同时,农牧民通过生态农牧业、沙草产业、旅游业等提高了收入。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牧民在“改革先锋”廷·巴特尔的带领下,坚持草畜平衡,减羊增牛,少养精养,不仅草场休养生息得到恢复,牧民们的收入也由年的元提高到年的元。
从互不往来到守望相助石榴籽般抱在一起
前不久,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呼和陶勒盖嘎查在发展党员时,蒙古族党员一致同意推荐一名汉族小伙。这个有多户农牧民的嘎查,蒙古族占90%以上。
70岁的蒙古族老支书巴雅尔芒来说,汉族有手艺,会种地,蒙古族会养牛放羊,大家互相帮助,现在家家户户既会种地,又搞养殖。“谁能干选谁,从没有考虑过民族之别。”
↑这是赤峰市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张国利(前排左二)一家人的合影,他们家中十口人包含三个民族(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位于内蒙古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曾是陕甘宁边区的组成部分和北方门户。20世纪40年代,党在城川镇一带进行过民族自治的实践。
“这里是蒙古族聚居地,当年受民族分隔和大汉族主义影响,蒙汉等民族互不往来,隔阂很深。”鄂托克前旗政协副主席于国强说,党在这里领导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蒙民自治区,促进了民族交流,改善了民族关系,此后民族团结日益成为动人的风景,民族间守望相助成为共同维护的传统。
确实,新中国的成立,打破了千百年来民族隔阂和民族不平等,在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大草原人畜两旺,生机勃勃。
这些广为流传的“一家亲”故事令人感动:为建设包钢,白云鄂博的蒙古族群众让出敖包圣山;为发展航天事业,额济纳旗的蒙古族牧民三迁家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遭遇饥荒时,蒙古族牧民敞开胸怀接纳来自南方的多名孤儿,用自己舍不得喝的牛奶、米粥喂养他们长大成人;连续为蒙古族妇女接生,汉族女医生李敬秋累倒在产房里;西乌珠穆沁旗汉族牧民王贵海把贫困蒙古族牧民接到家里帮助脱贫……
↑在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兼通蒙汉双语的工作人员(左)在为居民服务(年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各民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民族团结促大发展。全区人均GDP由新中国成立前的元增加到元,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元。“拧成一股绳,我们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蒙古族人口最多的通辽市委书记李杰翔说。
民族团结促大进步。如今,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比例均超过其人口比例;如果想看蒙中医,85%以上的苏木乡镇和社区服务中心都能满足。
民族团结促大保护。多部少数民族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蒙古族长调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呼麦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保护。
和衷共济70载,而今扬帆再起航。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2多万草原儿女紧密团结,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