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让你倍感温暖的冬夜,背后都有羊羊羊

2022/9/19 来源:不详

年,纽约佳士得藤田美术馆的拍卖专场上,一件商晚期青铜羊觥以多万美金成交,轰动一时。该羊觥整体是一只旋角绵羊的形象,细节精致又憨态可掬,有人认为这件羊觥是祭祀用器,这也显示出羊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不凡地位。

羊觥羊角弯曲,拥有逗号形的鼻孔和蜷曲的羊毛,四只羊蹄比例颇大网络

如今,羊依然是凛冬风雪里抚慰人们身心,满足人们味蕾需求的动物,无论是身上的羊绒衫,还是面前的铜锅涮肉或羊肉炉,都离不开羊的贡献。作为自古以来最重要的肉食来源之一,羊肉从舌尖到胃底,征服了大江南北国人挑剔的口味。

中国重要羊种养殖地分布图华夏风物

「风吹草低见太牢」

中国人养羊的历史,可以在大兴安岭、贺兰山和甘肃黑山等地的岩画上得到印证,距今三千多年至一万年前的远古先民,已经刻画出了羊的形象。《诗经》中“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是牧人对自家羊群兴旺的自豪,北朝《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吟唱,也是对壮阔牧野的赞颂。

贺兰山岩画中的岩羊,能看出来是几只吗?网络

但和耕牛或看家护院的家犬不同,古人养羊的目的性十分单纯,就是为了“食其肉,寝其皮”:羊肉拥有优质蛋白质,羊毛是御寒衣物的原料,羊粪还能肥田。正是因为“浑身是宝”,羊不仅跻身六畜之一,也与牛、猪合为“三牲”,古代天子祭天的时候三牲并用,称为太牢,这是最高的祭祀等级。

所以,羊的形象也成了极为重要的文化符号,甚至出现在国之重器上。比如国家博物馆中的“国宝”之一——商晚期青铜礼器四羊方尊,就是在铜尊肩部四角各装饰了一个卷角羊头。

青铜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属于祭祀用品。网络

「凌驾于猪牛之上的“羊生”巅峰」

猪、牛、羊一直都是国人重要的肉食来源,历史上,这三种家畜在中国饮食中的地位几度浮沉,但用来形容食物“鲜美”的这两个汉字,都和羊有关。古人认为鱼、羊两种食材都是世间珍馐,也确实做出了用鱼和羊共同料理的美食。南宋临安(杭州)有一道美食叫“怀胎鲫鱼”,就是在鲫鱼肚中填入调好的羊肉馅红烧而成。

南宋临安(杭州)美食怀胎鲫鱼网络

牛居于六畜之首,但它也是耕种时重要的劳力,所以历史上一度禁止宰杀耕牛,唯有等牛老死方能食肉。唐律中便有规定,马、牛为“军国所用”,如果违规宰杀,要服两年半的劳役。根据这个传统,汉人长期不食牛马,直到元代受穆斯林食俗影响后,食用牛肉才日渐风行。

不过,将北方人爱吃羊的习惯归结于伊斯兰教传统,则是个误解,因为早在南北朝时期,北方十六国便多为游牧民族,食羊成风,而此时伊斯兰教信仰尚未发端。隋唐的统治者也多有西北少数民族血统,食羊更加盛行。据史料记载,五代后唐时,宫中一日食羊就达二百头。

全羊席是蒙古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种宴席,是招待贵宾的传统佳肴。网络

到了宋代,羊肉更加受到皇家推崇,据说北宋皇室崇尚简朴,饮食不贵珍稀异味,只吃羊肉,还写入了家法,同时还兴起了“贵羊贱猪”的风尚。苏东坡便说猪肉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宋代医家也认为,猪肉弊大于利,不可多食,否则会使人筋骨虚弱。自此,羊肉一跃成为最受推崇的肉食。无数羊儿前赴后继投身美食事业,北宋汴京(开封)城中,被消费最多的肉类就是羊肉。《清明上河图》中最为气派的一家店铺,名为“孙羊店”,就是以羊肉为特色主打的酒楼。

清明上河图局部,左下角幌子上写着“孙羊店”。网络

但是羊肉千般好,也非人人爱。《庄子》里就曾说“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把羊肉的膻气比作生腥不净的味道。实际上,不光是羊,大多数反刍动物如牛、鹿的肉都有膻味,古人认为“凡草木所生,其气羶也。”说的就是食草动物都有膻气。

在吃涮肉时你是否介意它有膻味呢?图虫创意

追寻膻味的源头,主要来自反刍动物脂肪中的一些短链脂肪酸和硬脂酸,尤其是4-甲基辛酸、4-乙基辛酸的作用。羊胃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会将草料中的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帮助羊消化,但其中一部分葡萄糖会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转化成这些支链脂肪酸,膻味便由此而来。

但古人可能不知道,膻味的强烈程度,与羊的食料、羊的品种,甚至性别和年龄都有关系。从食物上看,以白三叶草、苜蓿、燕麦、羽衣甘蓝等为饲料的羊膻味极强,在宰杀前两周停止喂食这些草料,会让膻味明显减弱。

图为苜蓿,羊如果食用了苜蓿会导致羊肉膻味极强。图虫创意

从品种上看,冀、鲁、豫交界的小尾寒羊膻味很重,陕西同州羊和宁夏滩羊明显不那么膻,而藏羊几乎没有膻味。对同一种羊来说,公羊一般比母羊和羊羔膻味要重,这和羊体内激素水平、代谢水平差异有关。而羊羔的膻味较轻,是因为羊体内的脂肪酸在羊出生50天后才显著增加。

图为膻味不那么明显的宁夏滩羊图虫创意

至于山羊和绵羊到底哪个更膻,答案也许是,越胖的羊越膻。

「一方水土养一方羊」

羊在中国的分布版图,大致以北方绵羊,南方山羊为主。据统计,近年来内蒙、新、甘、青、冀和东三省的绵羊存栏量占全国70%以上,而鲁、苏、川、渝、桂、滇、鄂、豫、皖等地的山羊存栏量占全国六成以上。之所以有这样的“楚河汉界”之别,是因为绵羊皮毛细软稠密,比较耐寒抗旱,惧怕炎热潮湿,适合在北方生活,而山羊体型精干,环境适应性更强。

元代大书画家赵孟画有《二羊图》,左绵羊右山羊,各自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现藏美国弗里尔美术馆网络

而地理环境、气候和草料的千差万别,也让各地的羊肉风味各不相同。

知名的羊肉大多产自北方,例如北疆体大且脂肪含量较低的新疆阿勒泰羊、贺兰山东麓肉质细嫩、膻味极轻的宁夏滩羊,以及瘦而不柴,“吃碱草,喝矿泉水”的甘肃永昌羊。产于渭南、咸阳两地北部的同州羊肥嫩多汁,是关中美食水盆羊肉的绝佳食材;适应高寒气候的藏羊原产于青藏高原,几乎没有膻味,很适合做手抓;而在涮肉馆中被特别标注产地的高端羊肉片,许多都来自内蒙的东、西乌珠穆沁旗,乌珠穆沁羊在天然大草场四季放牧饲养,生长发育快,肉质细嫩,因此许多肥羔都匆匆走完了一生。

在天然大草场生长起来的乌珠穆沁羊,肉质细嫩,属于涮肉中的高级食材。图虫创意

但中国南方的羊肉其实也不遑多让。浙江吴兴、嘉兴、桐乡一带的湖羊生长快,成熟早,肉质细嫩鲜美,无膻味,也是羊肉中的名品。而远在琼州海岛的万宁东山羊,早已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

被誉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海南东山羊网络

「烹羊南北差异考」

同是一种羊,中国人靠煎烤炖煮炸涮等十八般厨艺,烹制出各式鲜美味道。和养羊的南北差异一样,在吃羊这件事上,南北也有明显不同,北方豪爽,南方精细;北方强调羊肉本味,南方更注重各种食材风味的相互融合。

中国羊肉美食地图华夏风物

西北地区:就地取材,原真本味

西北多游牧民族,有广袤的草场,自古就是羊肉的主要产地。年,内蒙古和新疆两个自治区便是全国羊肉产量的状元榜眼,加上受清真饮食习惯的影响,羊肉一直是西北人最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因为牧民逐水草而生,居无定处,吃羊时常常就地取材,烹饪迅速且高效。新疆羊肉串之所以选用新鲜红柳枝穿肉,用胡杨木制成的木炭烘烤,除了取木质的香气之外,也是因为胡杨和红柳都是本地易得之物。

红柳烤肉网络

而来到藏地,还有一种“道食合”的做法。“道食合”在藏语中是石烧之意,将烧红的鹅卵石与鲜羊肉块混合放入羊肚,利用烤鹅卵石的高温将羊肉炖熟。因为肚口封紧,羊肉自身汁水没有挥发,保持了原始的风味,鲜美至极。这种做法,其实是牧民在野外缺少炊具的情况下发明的烹饪方式。

利用烤鹅卵石的高温将羊肉炖熟的藏地特色美食“道食合”中国夏河网

最能体现西北人豪爽性格的,自然要数手抓羊肉和全羊席。手抓在内蒙、新疆、甘肃、青海和宁夏广泛流行,用白水将整块羊肉煮熟后分切,再配以椒盐、蒜泥、韭菜花酱蘸食。手抓靠羊肉自身的鲜美取胜,所以选羊非常重要。无论是盐池滩羊还是临夏东乡羊,手抓肉都会选取八九月以上,一岁以下,15斤左右的“妙龄”羯羊(骟后的小公羊),这时的小羊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脂肪,因而肉质肥嫩,同时由于膻味未起,所以风味绝佳。

能够突出羊肉自身鲜美特色的手抓羊肉图虫创意

而西北最高的待客礼仪非全羊席莫属,蒙语叫“羊乌叉”。大家围坐在煮好的整羊旁,刀手并用,粗犷不羁。但在全羊席上,两个部位的肉在食用时有特别的规矩,一处是羊肩胛,称“达楞亚苏”,意思是分享着吃,不能独食,这是游牧民族集体主义的体现;另一处是留给最尊贵客人的羊尾,将滚热的羊尾油放到手臂上,一口气将羊尾吸入,千万不可咀嚼。

正在吸羊尾油的食客网络

在各种关于吃羊的传说中,蒙古人出镜最多,主角常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二位大汗。长期的戎马生涯,让行军途中的干粮供给成为大问题。据说成吉思汗喜欢命人将新鲜羊肉风干后磨粉,装入牛胃做的袋中,以便长期保存。羊杂碎汤则诞生在成吉思汗征西夏的途中,因为食物不够,厨师临时将边角料,特别是羊内脏切碎乱炖,加上盐、葱花、香菜数种佐料,没想到味道极佳。

寒冷的冬季不妨来一碗热乎的羊杂碎汤图虫创意

在西北边城,利用羊下水制成的米肠子、面肺子和羊筏子,也算是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代表,体现了穆斯林的饮食智慧。后来,这样的清真食俗也传入华北,从道光年间开始,白水羊头、白水羊蹄等也成为了北京知名的清真小吃。

清真特色美食米肠子图虫创意

华北地区:从宫廷涮肉到日常主食

如今赫赫有名的涮羊肉,据说也和忽必烈有关,这和乾隆下江南的“美食发明”系列典故如出一辙:在行军途中,忽必烈馋虫四起,厨师急中生智,将羊肉切成薄片,在沸水中烫熟捞出,撒上细盐、葱花、姜末,大汗吃后大为赞赏,一道名菜就此诞生。

这样的传说自然难以考证。如今,我们很难找到清代以前关于北京涮羊肉的文献记录,倒是《奉天通志》中,记载了满人喜吃一种野意火锅,涮烫各种野味。入关以后,康熙、乾隆的千叟宴上都设有火锅,在乾隆退位为太上皇的嘉庆元年,千叟宴上居然用了个火锅,此后北京民间的铜锅涮肉才逐步流行。

图虫创意

正宗的北京涮羊肉要选取内蒙古集宁的羯羊,仅取上脑、小三岔、大三岔、磨档、黄瓜条部位,用芝麻酱、腐乳、虾油、醋、辣椒油、韭菜花等调味,讲究的门店还会用景泰蓝制的铜锅,无论精细和繁复程度都远超忽必烈做主角的传说。因此,可以说北京涮羊肉更多流淌着满清宫廷菜的血脉。而可与涮肉比肩的羊蝎子火锅,一说是从康熙年间蒙古奈曼王的后厨而来,一说是被贬惠州的美食大咖苏轼的发明,如今已不可考,不过这种火锅如今只在北京和周边地区流行。

芝麻酱加腐乳,铜锅涮肉必备蘸料图虫创意

从宫廷走向民间,北方人吃羊经历了重大转变:开始与主食配搭,这和南方将羊肉作为宴席大菜的做法非常不同。北方盛行柔软可塑的面食,可以幻化成拉面、面片、面皮、面饼等多种形态。配上羊肉这个百搭的配菜,就成了羊肉泡馍、水盆羊肉、羊肉胡卜、羊肉饺子、羊肉烧麦、羊肉烩面、羊肉夹馍,甚至还会化为太原头脑这样的“硬菜”早餐。

羊肉烧麦,薄薄的皮满满的馅料图虫创意

山西、内蒙一带流行的羊肉烧麦(稍梅),皮薄肉多,由于本地喜欢以皮的重量计数,一般人吃3两,实际上是3两面皮包的烧麦,所以,不明就里的外地人常常以为北方人饭量不大,直到烧麦上桌才被惊得目瞪口呆。

南方地区:脍不厌细,药食同源

北方更注重羊肉本身的味道,流行的吃法在南方很难推广开来。横行于西北的手抓羊肉,在南方只在江浙一带流行,此外,海南的白切羊肉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两地的湖羊和东山羊都膻气极轻。京畿一带的涮肉也在南方不太流行,许是因为涮羊肉薄切速烫,追求鲜嫩,在南方看来近于生腥。

膻气极轻的湖羊深受南方食客欢迎网络

整体而言,南方人烹制羊肉的方式更为精致,也善于借其他食材之味遮盖羊膻。黄焖羊肉、红烧羊肉和羊肉煲是常见的做法。而且因为华南地区潮湿炎热,为了中和羊肉的热性,广式的支竹羊腩煲中常常加入马蹄、甘蔗等凉性食材去火,口味就更加丰富了。而台湾的羊肉炉会加上当归、黄芪、党参、枸杞等十余种药材,因而羊肉具有了滋补功效。

羊肉搭配中药极具滋补功效图虫创意

西南地区的广西百色、贵州榕江等苗族、侗族聚居区流行看似黑暗的“羊瘪”,这是将山羊内脏如肝、肺、肠等和羊血、羊油等一起切碎,混合羊胆汁熬制而成的,有健胃的功效。

羊瘪火锅网络

让南北方“握手言和”的羊肉汤

真正让中国各地众口难调的食客全都满意的,也许就是遍地开花的羊肉汤。海拉尔羊肉汤、苏州藏书羊肉汤、单县羊肉汤和简阳羊肉汤被并称为四大羊肉汤,此外,洛阳、灵宝、莒县、壶关、枣庄、本溪等城市的羊汤也是当地的特色小吃。

深受大江南北食客喜爱的羊肉汤图虫创意

一锅上好的羊汤,需要新鲜的羊肉羊骨精心熬制,这些羊汤的故乡,都是有名的产羊基地,肉质极佳。比如蒙语意为“野韭菜”的海拉尔,当地的羊就是吃野韭菜长大的,所以没有膻味。唯有简阳所用的山羊略有膻味,不过,当地人通过加入翻炒的鲫鱼和羊骨一起熬制的方式,有效去除了腥膻,汤色奶白,味道浓郁,富有层次。

吃野韭菜长大的海拉尔羊没有膻味,图为开花的野韭菜图虫创意

中国人讲求“不时不食”,被认为有滋补作用的羊肉,在古人看来自然也有特定的赏味时令。除了苏北、皖北等地有伏天进补伏羊的习俗之外,大部分地区都推崇在数九寒天里食羊。经过夏秋的牧养,羊的肉质日渐肥美,窗外雪花纷飞,在屋里喝一碗热腾腾的羊汤,从身到心都能感到熨帖温暖的鱼羊之美。

参考文献:

[1]龚鹏程,《饮馔丛谈》,山东画报出版社,.

[2]孟玺、杨金萍,《北宋羊肉入药成因浅探》,《医学与哲学》,.

[3]薛丽娜、周胜花,《羊肉膻味物质的影响因素及候选基因研究进展》,《山西农业科学》,.

[4]《中国农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中国羊品种志》编写组,《中国羊品种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刘建斌,《现代肉羊生产实用技术》,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丨罗维

文字编辑丨沐钧、陈曼菲

图片编辑丨兔子

封图丨图虫创意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