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以马为媒,向世界讲述蒙古马的故事
2022/9/24 来源:不详随着呼和浩特首场瑞雪的到来,世界马文化论坛在内蒙古首府如期开幕。“严寒”与“冰雪”正在生动展现蒙古马一生“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与忠诚、勇敢、拼搏、奉献的精神。在这样的时节,来自世界各地马业权威机构的行业精英、国内专家学者相聚呼和浩特,以马为媒,讲述马与人类的故事,追寻人与马相依相伴中形成的文化现象,探讨马文化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共同价值和积极作用。
融入内蒙古人民血脉中的“蒙古马精神”
走进内蒙古,马的含义早已经不单单是那四千年前被人类驯服的食草类动物。那达慕盛会中有马、民族服饰上有马、器皿上雕刻着马的图案、书本上诉说着马的精神,舞蹈、长调、马头琴等都构成了马背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蒙古马已经深深地融入到草原人民的生活,就连内蒙古的地理形状都酷似一匹腾飞的骏马。千百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逐水草而迁徙,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蒙古民族更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在各民族世代交往和生息繁衍中,内蒙古逐渐形成养马、育马、驯马、赛马的传统,积淀了深实敦厚的马文化底蕴,涵养了“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
01:15内蒙古是世界公认的现代马品种发源地,拥有蒙古马、鄂伦春马、阿巴嘎黑马、锡尼河马等地方马品种。除此以外还培育了三河马、锡林郭勒马、科尔沁马,是全国马品种培育最多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又先后引进纯血马、汗血马、阿拉伯马、温血马、矮马、花马、重挽马等品种,全区马存栏数量居全国首位。
目前,内蒙古马匹拥有量达93.5万匹,占全国马匹总量近15.6%。内蒙古已设立了锡林郭勒盟蒙古马原种场,建成了阿巴嘎旗黑马、西乌珠穆沁旗白马、乌审马三个蒙古马保种基地。
为什么与“马”有关的活动都要选择在内蒙古举办?
就在今年,内蒙古举办了首届中国·内蒙古马赛暨第六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在国际国内产生强烈反响。内蒙古用实际行动证明,这片土地具备了长期承办的各类专业马赛事、马文化论坛、马产业展博活动的良好基础和先决条件。
第二届中国马文化节暨首届内蒙古国际马文化博览会开幕式现场。贺茂杰摄
一个又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并不是偶然促成,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准备工作。呼和浩特建设了亚洲规模最大的内蒙古赛马场,生态良好的城中万亩草原呼和塔拉,以及具备国际赛马标准的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为呼和浩特举办马文化博览会、高标准论坛、赛马、马术等大型活动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
第六届内蒙古国际马术节开幕式。王慧摄
如今,以蒙古马为元素的多元文化体育旅游休闲项目在内蒙古风生水起。内蒙古国际马术节、通辽市“8·18”哲里木赛马节、莱德马业国际赛马文化旅游活动周、中国速度赛马大奖赛(呼和浩特站)以及遍布草原牧区的各种规模的“那达慕”赛马等一批精品体育旅游赛事和特色休闲运动项目每年举办多场次。
丰富的马文化活动给内蒙古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建设国家需要万马奔腾的气势,推动发展需要快马加鞭的劲头,开拓创新需要一马当先的勇气。正如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冯玉臻在世界马文化论坛上所说,“丰富的马文化活动给了内蒙古充分展示挖掘马文化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的机会,带来了对话历史、对话文明、对话未来、对话世界的机会,以及推动马文化繁荣、加快马产业发展的机会。”
内蒙古速度赛马大奖赛现场。贺茂杰摄
怎样将内蒙古的马文化更好的“走出去,引进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艾丽华在大会上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内蒙古邀请社会各界一同联起手来,推动马文化挖掘、研究、传播和推广,深化对马文化、马科学、马赛事、马旅游、马产业的综合性跨界研究,推动传统向现代转型。内蒙古将通过举办高峰论坛、国际博览会、交易会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强不同马文化之间平等对话,尊重和保护不同地区的马文化。同时,大力弘扬马所展现的“忠诚、勇敢、拼搏、奉献”的精神,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马”这一符号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家园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共同挖掘、保护、开发和利用马文化资源,促进马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教育、文娱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国际化、有特色、接地气的“马文化+”品牌,实现产业化、融合化、集群化、可持续发展,推动形成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编辑:王新宁
审核:马东
来源:人民网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