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艳遇神奇的乌珠穆沁白马,曾是成吉思

2023/4/20 来源:不详

蒙古族,是一个生于马背、长于马背的民族,他们世世代代都在早原上骑马放牧,以日月星辰为坐标,把老旧的岁月酿成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众多的传说有,一个关于乌珠穆沁的格外传奇,相传在很久以前,在新疆阿尔泰山南麓下祖祖辈辈生活着乌珠穆沁部落的族人。忽一日,他们决定骑上马背离开家乡,一路向东,去开辟一种全新的生活,而早已适应了雪山生活的白马,则成了他们统一的远行伴侣。乌珠穆沁人与留守家乡的人分手告别时,头裹白纱,身着白色蒙古袍,骑着白马,并泪眼执手相约,他日再相见,这苍茫天地间的纯白色,便是后代子孙别后重识的标志。白色,在乌珠穆沁人眼中,甚至在整个蒙古族的信仰里,都是和平与圣洁的象征。再没有哪种颜色,能够代替白色曾带给他们的美好与感动。

在迁徙的途中,粗犷豪放的乌珠穆沁人都在津津乐道一个遥远的故事。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帝国后,为巩固社稷,要寻找一个祭天的风水宝地,认为阿尔泰山最为圣洁,便亲自驾临阿尔泰山,将八十一匹白色母马拴与阿尔泰山脚下,并用圣洁的奶桶取马奶,弯曲的桦树做搅拌杆,以公羊角为九眼吉祥勺盛取马奶,积聚七十七位萨满圣母,供奉九九八十一种祭品向大地上的所有神灵祭献长达九十九天,以此来祈求蒙古的丰收、安康、幸福和吉祥。

经过漫长的迁徙,最终在水草丰茂的乌珠穆沁草原停下了脚步,这里被他们视为最适合放牧白马的家园。历史上东胡、鲜卑、乌桓、契丹、突厥等游牧民族,都曾在这里居住过,所以乌珠穆沁马历史上又被称为突厥马。这种马的特征是能跑善战,耐力极强,体质结实,身躯粗壮。蒙古马无论作为历史上横跨欧亚大陆的战马,还是作为后来傲视赛场的耐力赛竞技马,都曾留下过令世人惊叹的辉煌。而乌珠穆沁白马作为蒙古四大名马之一,便是蒙古马的典型代表。

渝帆四次到内蒙旅行,其中两次都去看过乌珠穆沁看过白马,一次是在绿草如茵的盛夏,一次是草色金黄的仲秋,盛夏的时候,我们看到了白马悠闲的在草原上啃着青草,极为温顺。而仲秋的时候,我们却在遇到了一大群白马在草原上狂奔,从我们的身旁飞驰而过,气势磅礴。

盛夏的时候,渝帆回来写了一篇名为《草原上最美丽的风景,成吉思汉的御骑——乌珠穆沁白马》的游记,大家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搜来看看,而仲秋关于白马的印象,也就是本文要分享的了,大家不仿看看下面的图片:

到西乌旗旅行,观看白马是必须的,但能不能看到,也需要缘份,现在很多牧户为了追求经济价值,养白马的并不多。

现在整个西乌珠穆沁的白马也不过匹左右,如果不另以保护,甚至有可能会慢慢的消失。

乌珠穆沁马有走马和奔马两种。走马多数会走对侧快步,因此疾行时步伐矫健平稳,人们骑乘不会有强烈的颠簸感。因走速快,姿行美,所以走马被列为草原“那达慕”盛会的表演项目之一。

奔马,则要求马匹四肢有力,耐久力强。上个世纪闻名华北地区的草原民兵“白马连”就出自乌珠穆沁草原,曾28次为党政军领导和外宾进行表演,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民兵连队,在草原建设、军事训练、保卫边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功勋卓著。

乌珠穆沁白马消减最快的时期是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因“白马价格低,无用,有问题的马(宗教因素或带来灾难等谬论的原因)等等原因”,内地大量以廉价卖出,有的甚至免费处理掉,把有问题的马群整群扑杀,将近使白马惨遭灭顶之灾。

尽管白马损失惨重,但一些热爱白马的乌珠穆沁人还是把白马保护了下来,他们不为眼前的利益所驱使,为历史做出了贡献。使得历史悠久的白马仍然奔驰在辽阔的乌珠穆沁大草原上。

我们在乌珠穆沁的最后一天,当地领导召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波罗环球旅行家坐谈,希望大家可以对西乌旗的旅游发展谈谈建议。

旗长谈到,西乌旗发展旅游较晚,但受到的破坏也很少,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原生态的风光,虽然相比一些旅游发达地区,西乌旗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但也可以借鉴别人的优点,少走弯路,尽量做高端旅游,避免因旅游业给草原带来大的破坏。

同行的十余位环球旅行家,结合自己在世界各地走南闯北的一些见识,也从基础设施、轻奢酒店、观星产业、宣传推广、互动参与等很多方面给到了西乌旗很多好的建议

轮到渝帆发言的时候,我也从四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但其中有一点谈到乌珠穆沁的白马保护

我的建议是在西乌珠穆沁设立一个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因为现在不仅白马需要保护,其实草原也需要保护,近些年来草原退化很快,尤其是苏尼特那么的荒漠型草原,沙化极其严重,而乌珠穆沁这边虽然情部好一些,但据当地牧民讲,草场情况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孙叔给我们讲,草原的退化有很多原因,过度放牧或不科学放牧都是其中很大的因素,现在的草原都是划分成一块一块的,有限的草场内,很多牧民都会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放更多的牛羊,而且到了秋天还要统一打草,有的时候草籽都还没有成熟就打掉了,而草打掉以后,冬天下雪就可能存不住雪,风一吹,雪就吹跑了,春天的时候,草原上雪不够,土地和草场就得不到很好的灌溉。

所以我建议设立一个国家级的草原保护区,适当的迁出一些牧户,国家可以给予一些补偿,让他们自愿入城(可以提供一些工作岗位,购买五险一金),而留在保护区的牧户统一拆去栏网,统一放牧乌珠穆沁白马,适当的恢复一些野生动物,禁止一切狩猎。

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在保护区开辟观光产业,定线入园,定点观光,可以看到更多、更原生态的白马,及一些草原野生动物。

这样的好处是对白马、对草原都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要知道中国好的草原已经不多了,即便是中国六大草原之一的锡林郭勒大草原,里面的苏尼特草原、阿巴嘎草原都已经明显退化了,倘若乌珠穆沁草原再不好好保护,那以后再没这么美的草原了。

当然弊端也是有的,就是会牺牲一些眼前的利益,可能会存在一些迁移问题

大家注意看看,即便是乌珠穆沁这样的草原,一群白马奔驰而过,也留下了漫天烟尘,为什么呢?因为草原上已经有很多裸露的沙地了,如果草场够好,是不会扬起这么多黄土的。

当然,这里面涉及到很多因素,要推行起来估计会有很阻力,所以渝帆也就是个人建议而已,相信民间也不乏这样的建议,有的时候,孙叔讲到草原就会流泪,他说他十七岁从北京到阿巴嘎下乡当知青,路过苏化特草原的时候,可以看到大群大群的野生黄羊,至少有上万只的规模,像一张黄色的毯子一样,铺在碧绿的草原之上。然而仅仅几十年的时光,不仅野生的黄羊不见了(别说上万只成群的黄羊,那怕是三五只也看不到了),而且苏尼物的草原也早已不是他记忆中的草原了。

所以,渝帆才提出了建立乌珠穆沁草原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建议,因为趁着这儿的草原还好,趁着这儿的白马还多,赶紧保护起来,让我们的下一代,也可以看到这么美的草原,这么美的白马。

我们能看到这么大一群白马从眼前急驰而过,还是非常幸运的,但是想要更多的人都看到就不容易了,当然我说的这种看到并不是人为表演性质,而是野生的、自然的、原生态的,这样才有意义。

草原上套马的汉子

趁着天空挺蓝,来了一张摆拍

白马走了,套马的汉子也留给了我们一个背影,希望更多的朋友可以来乌珠穆沁观看白马,也希望这里的白马成为世界级的观光产业。

最后给大家看看夏天的乌珠穆沁草原,看看夏天拍的白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