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回眸锡林郭勒奶酪走向更广阔
2022/12/11 来源:不详
走进镶黄旗“诺明塔拉奶食店”,只见产品展示柜上摆满了奶酪、楚拉、奶油、奶片、奶皮、奶酒、乳清糖、乳清饮料等各类产品,琳琅满目。
“诺明塔拉奶食店”是一家十六年的老店,在全区各地拥有很高的消费者信赖度,去年加工鲜奶达50多万公斤,制作生产5.8万公斤奶制品,销售额达万元,是镶黄旗奶制品行业中的佼佼者。
在十多年深耕传统奶制品产业的历程中,“诺明塔拉奶食店”先后投入近万元建起集加工间、发酵间、晒干间、包装间、存储间等为一体的多平米生产车间。“品牌做大做强,必须要扎实做产品、老实做品质、认真搞研发,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做顾客喜欢的奶制品,”店主乌力吉说,多年来不断转型升级,运用先进技术创新传统工艺,推出更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
“诺明塔拉奶食店”的创业发展之路,正是我盟民族奶制品产业发展的缩影。
锡林郭勒奶酪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以“品质出众”“口味纯正”“营养丰富”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我盟各地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锡林郭勒奶酪等传统特色奶制品的宣传与推广建设工作,年6月,正蓝旗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之乡”和“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传承地”。年8月,察干伊德制作工艺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实施了一系列奶业振兴扶持政策措施,传统奶制品迎来了良好发展机遇。我盟依托优势,结合实际,将传统奶制品产业作为重要富民产业来培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制定出台了《关于促进全盟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锡林郭勒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工作方案》《锡林郭勒盟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措施,并将锡林浩特市、镶黄旗、正蓝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正镶白旗8个旗县作为主产区,通过完善规划、制定政策、投入资金、强化管理等多举措推动传统奶制品产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优质奶源是奶制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锡盟不断加强优质奶源供给,积极引导优化奶牛产业布局,在八个主产区因地制宜发展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娟珊牛产业,建立优质奶源基地,其中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占比约88%,荷斯坦奶牛、娟珊牛占比约12%。目前,存栏5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40家,存栏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8家,存栏0头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2家。到年,全盟奶牛存栏达到25万头,其中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22万头,荷斯坦奶牛、娟珊牛3万头,年鲜奶产量稳定在45万吨以上,将为全盟传统奶制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奶源。
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锡林郭勒奶酪产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以中小型生产企业为基础,农牧民合作社及手工作坊为辅的产业布局。全盟现有传统奶酪加工企业与小作坊家,其中日处理鲜奶量2吨以上、有一定规模且取得SC认证的加工企业共12家。年使用原奶20多万吨,生产奶酪2万吨左右。目前全盟拥有“长虹”“奶娃娃”等十多个优质企业品牌,产品除在内蒙古境内销售外,也远销至北京、天津、河北、深圳、新疆、上海等地。
品牌建设是产业提升的“牛鼻子”,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为进一步扩展奶制品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知名度,我盟鼓励传统奶制品加工企业申请绿色食品、有机农畜产品、地理标志农畜产品认证,打造地方特色知名品牌。进一步发挥“察干伊德”、“察哈尔奶食”等传统品牌影响力,积极打造“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举办“察干伊德”文化节等活动,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传统奶制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全盟上下共同努力下,打造“锡林郭勒奶酪”公用区域品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年第二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锡林郭勒奶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
此次申报的锡林郭勒奶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地范围涵盖了全盟55%以上的奶牛养殖户和80%以上的奶制品加工企业及小作坊。在“锡林郭勒奶酪”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得保护登记后,选择4-5家基础条件好,品牌意识强的奶制品企业开展授权使用,在规范制作工艺、产品标准的基础上,打造一批设备先进、管理严格的生产企业,通过提升产品品质,进一步提高“锡林郭勒奶酪”的品牌声誉。
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和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目前,5个旗县市(区)的9家超市设置了民族传统奶制品专柜专区,6家生产企业、13家小作坊的20余种产品已进驻超市。针对牧民家庭小作坊生产民族传统奶制品受到产品标签标识、包装规格、检验检测等难以进入进大型超市销售的因素制约,制定了《民族传统奶制品标识管理规范》,努力为牧民家庭小作坊奶制品畅通销售渠道创造良好条件。
更多新闻
?盟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八次会议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锡林郭勒日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