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治沙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实现双
2022/12/26 来源:不详来源:光明日报
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
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的国际主题是“恢复生态、保护土地、复苏经济”。我国主题是“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目前,我国防沙治沙共治取得了哪些进展?如何防沙止漠,共护绿水青山?如何互学互鉴、共同发展,提升全球荒漠化防治水平?近日,记者赴河北、山西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现场进行了一线调研,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持续治沙,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实现“双缩减”
站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西南部“天漠”的沙丘眺望,北侧官厅水库清亮如带,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点缀其岸,南侧莽莽军都山脉郁郁葱葱。
“这块沙漠是治沙之后刻意留存下来的,成为景区供游客参观体验。”小南辛堡镇大路村的村民陆桂德介绍说。
今年63岁的陆桂德是当地治沙先锋。说起天漠的前世今生,土生土长的陆桂德侃侃而谈。
“过去,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那时候人天天罩在沙子里。”陆桂德说,到了春天,黄沙弥漫,刮进家里的沙子,把屋里所有家什都“漆”成黄色,黄沙堵门是家常便饭。
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后,当年22岁的陆桂德加入了“造林大军”。“种树那是真苦。”陆桂德说,山坡上种树,土层只有2厘米左右,一镐下去就是石头,用镐抠石头,1天挖十几个树坑都算多的。
“水浇下去,直接渗到沙子里,现在活下来的小树苗全是镇里人一瓢水一瓢水浇活的,很不容易。”指着远处的防护林,陆桂德说。
西起内蒙古达茂旗,东至河北平泉市,南起山西代县,北至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和陆桂德一样,一代又一代防沙治沙人在45.8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让曾经的荒漠山村绿起来。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来,累计完成营造林.9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0.59%提高到18.67%,综合植被盖度由39.8%提高到45.5%,区域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平方公里。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成绩单,折射出我国防治荒漠化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指出,几十年来,中国通过颁布施行防沙治沙法,持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推动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幅缩减,沙区生态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自年起,全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双缩减”,我国总体上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防沙治沙改善了局部区域小气候,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多地再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好景象。
科学治沙,实现防沙治沙与沙区经济发展双赢
走进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大泉山,犹如置身绿色海洋。这里,天蓝地绿、花树环绕。油松、樟子松、云杉、新疆杨、垂柳、国槐、杏树、苹果、梨树等50多种树种让荒山披绿。在阳高县大泉山顶,油松、樟子松、国槐、沙棘、丁香等树种层次分明,清晰可辨。
“我们在造林过程中,坚持针阔结合、林草结合,在山的阳面和阴面种植不同树种,多样的树种有助于抵御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大同市荒漠化防治科科长柴凤宇介绍说。
而在山西省右玉县,三代树种的今昔之变,生动展现着科学绿化理念。
“第一代树种是小老杨,这种杨树既不高大,也不粗壮,甚至长得歪歪扭扭。小老杨是右玉绿化的先锋树种。右玉90%以上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小老杨是首功之臣。”右玉县林业局工程师赵守忠说,此后,松树接替小老杨成为治沙主力,松树不仅可以提升林地功能,还筑起了防风固沙的新屏障。第三代树种有海棠树、金叶榆等近40个树种,这些树种既美化环境,又有经济效益。
科学治沙、绿色发展,不仅提升了治沙效率,也带来了综合效益。
在防沙治沙中,各地积极引导沙区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开发利用沙区光、热、风、土地等资源,积极有序发展沙区特色种植养殖、沙漠旅游、生物质能源等绿色富民产业,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带动群众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实现防沙治沙与沙区经济发展双赢。
目前,内蒙古、新疆等地沙区特色产业已呈现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趋势,带动了沙区农牧民增收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新疆若羌、温宿等县市农民人均林果业纯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
合作治沙,荒漠化防治需要各国携手应对
今春,北方地区发生9次沙尘天气,引发社会各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