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勒勒车人民资讯
2023/4/22 来源:不详北京知名湿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150611.html
看见马,看见蒙古包,看见勒勒车,似乎就看见了草原的全部。
勒勒车是一种蒙古式的牛车,得名于牧人吆喝牲口的声音。勒勒车因车轮巨大而被称为大轱辘车或辘辘车;因为牛拉,还可以叫牛牛车。
草原上的勒勒车,是游牧文化的典型标志,也是牧民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工具。倒场搬运蒙古包,迁徙拉水拉柴拉生活用品,男子娶亲送聘礼,女儿出嫁载嫁妆,参加那达慕,都离不了勒勒车。久远的部落征战,勒勒车同样功不可没。
勒勒车由车架子、车轮和轴鞍三部分构成,多选用桦木、榆木等质地坚硬的木料制作,因行驶便捷而获得“草上飞”“草原之舟”的美誉。
在西乌珠穆沁旗,我见证了由木头变成勒勒车的全过程。
四月末的锡林郭勒草原依然冷风阵阵。希日莫和他的徒弟朝格斯琴相互配合,轻轻摇出墨盒里沾满墨汁的细绳,在选定的桦木上,画出中心线,找准垂直度,用传统的锛子锛出平面,又用得心应手的推刨推光,两根4.2米长的车辕就基本完工了。在两辕前面靠近顶端的地方还要钻孔系皮绳,与牛鞅子(轭)相连,拉车时套在牛脖子上。
与车辕一起组成车架的八根“也落”(横撑)要费些工夫。现在,虽然电锯替代了传统的手工锯,但完全靠卯榫结构而成的勒勒车,任何一处尺寸都要求绝对精准,稍有误差,便会导致卯窍不和,影响车架及其它部件的正常组装。
勒勒车的车轮直径1.5米左右,外部由六个弧形车辋衔接而成,与里边的车毂和十八根车辐条完美结合,看上去沉稳又朴实。两个车毂的正中间要打通轴孔,用来插车轴。当两只车轮被车轴连接在一起,两个轴鞍将车架子和车轮连接在一起,我脑海里便出现了一列列勒勒车在草原上诗意行走的场面。
据考证,卯榫结构诞生于没有铁钉和任何粘合剂的古代,历史比汉字还要久远,距今约年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卯榫结构木质实物。遥远的游牧时光里,草原上的牧民智慧地运用这种古老而巧妙的技术,就地取材,制作出车轮高大、车体轻便、承重力强、耐磕碰、好修理、着水受潮不易变形,且适合在草原、沙地、泥淖里行驶的勒勒车。
希日莫指着一列五辆的微缩版勒勒车告诉我说,其实勒勒车只是一个统称,如果按用途细分,第一辆有毡篷的称为篷车,转场时坐老人和小孩儿,途中可以在里面睡觉;第二辆有箱柜的拉食物或衣物,称箱子车;第三辆有水箱的,称为水车;第四辆有篱栅的用于拉运柴火,称为柴薪车;第五辆什么也没有的,用于拉运拆卸的蒙古包。有时也会出现空车,以备不时之用。
草原上天高地阔,没有任何干扰,一列勒勒车往往只有一个人驾驭。为了不使车队走散,人们把每头牛的犄角都用绳子相联,最后一辆车上还会拴一只大铃铛,那清脆的铃声飘逸在空中,时时提醒赶车人它的存在。勒勒车队有时也会是十几辆或几十辆首尾相连,最多能走百里之遥。
蒙古族逐水草而居,搬迁频繁,到了新的牧场,除搭建蒙古包,其它物资都不卸车,每一辆车都是一个存放物品的流动仓库,所以说勒勒车既是车又是家。
追溯历史,勒勒车始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但它在蒙古族的发展史上曾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过对勒勒车的描述:“除了四轮车子外,他们还有一种两轮的优质车子,也同样用黑毡子盖着,并且制作得也十分精巧,即使整天下雨,车中的人也不会感到潮湿。”
如今,虽然勒勒车已被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取代,在草原上失去了用武之地,但它们的身影,仍出现在众多的旅游景区,这既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文化符号。
“草原上的车变了很多,阿妈还是喜欢那辆勒勒车,勒勒车转着日月,把阿妈的日子洒向长长的车辙。”一首《勒勒车转着日月》,唱出了蒙古族群众内心的那份怀念和眷恋。
年,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来源:呼和浩特日报